学院首页
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集体备课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06日 11时04分46秒 作者: 来源: 访问次数:165次

一、备课时间:2025.10.30

二、备课地点:5楼党员活动室

三、参与人员: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全体教师

四、备课内容

1.开场致辞

主持人强调“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”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,政治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直接关系国家政权稳定、制度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。本次集体备课旨在梳理政治安全的教学逻辑,破解“理论抽象、学生理解难”的教学痛点,通过研讨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方法,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政治安全的内涵、风险挑战与维护路径,树立“维护政治安全人人有责”的意识。

 

2.核心内容研讨

1)背景阐述:政治安全的风险挑战与时代背景从国际、国内两个维度分析政治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:国际维度:全球意识形态博弈加剧,部分西方国家将意识形态差异政治化,通过“颜色革命”“文化渗透”干涉他国内政(如对中东、东欧国家的干预);地缘政治冲突升级,个别国家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遏制我国发展,炒作“台湾问题”“新疆问题”,试图动摇我国政治根基;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,境外势力利用社交媒体传播错误思潮(如历史虚无主义、民粹主义)。国内维度: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,意识形态领域呈现“多元多样多变”特征,部分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知模糊;网络空间“噪音杂音”增多,如歪曲党史国史、抹黑英雄人物的言论时有出现;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个别问题被放大,可能被外部势力利用炒作,对政治安全形成潜在风险。结合案例:苏联解体中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”“否定苏共历史”导致政治安全崩塌的教训,2024年境外势力利用“香港区议会选举”炒作干预的事件。

2)核心观点讲解:政治安全的内涵与核心指向围绕“政治安全是根本”拆解核心内涵,明确政治安全的三大核心领域:政权安全: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,确保国家政权不被颠覆、不被分裂,这是政治安全的首要任务(如防范 “台独”“港独”“疆独”等分裂势力);制度安全: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与优越性,抵制西方“制度优越论”“普世价值”的渗透,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安全;意识形态安全: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维护主流价值观(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),防范历史虚无主义、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。结合案例:香港国安法实施后,有效遏制 “反中乱港”势力,维护香港地区政权与制度安全;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推动主流价值观传播,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。

3)主要内容梳理:政治安全的维护路径与制度支撑 讲解政治安全的立体化维护框架:根本保证: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,这是维护政治安全的核心前提(如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,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);法治保障:以《国家安全法》《反分裂国家法》《香港国安法》《网络安全法》等为核心,构建政治安全法律体系,依法打击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;阵地建设: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,包括主流媒体(党报党刊、央视等)、高校思政课堂、网络平台(短视频、社交软件),及时清理错误信息;能力提升:增强防范化解政治风险的能力,如建立政治安全风险预警机制、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、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。

4)现实意义分析:政治安全的战略价值与实践成就阐述“以政治安全为根本”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:是保障其他领域安全的“前提”,只有政治安全稳定,经济安全、人民安全、生态安全等才能有序推进(如改革开放以来,正是政治稳定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);是凝聚民族复兴力量的“核心”,政治安全稳定能增强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;近年来实践成就:成功挫败 “港独”“台独”分裂图谋,香港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正轨;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净化,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得到有效遏制;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,全民维护政治安全的意识显著提升。

3.研讨交流:教学实施策略与资源整合参会教师围绕“如何让政治安全教学更接地气”展开讨论,形成具体方案:

1)教学方法优化案例对比法:对比“苏联解体(政治安全崩溃)”与“中国改革开放(政治安全稳定)”的不同结果,让学生直观理解政治安全的重要性; 专题研讨法:设置“青年如何防范网络错误思潮”“香港国安法的意义”等议题,组织学生分组讨论,引导学生主动思考;情境辨析法:给出“网络上有人歪曲抗美援朝历史”“境外组织拉拢学生参与‘维权活动’” 等情境,让学生分析“是否危害政治安全”“该如何应对”,提升实践判断力。

2)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教学重点:政治安全的三大核心领域(政权、制度、意识形态安全)、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保证(党的领导);教学难点:如何让学生认识到“青年与政治安全密切相关”,避免“政治安全与我无关”的误区。解决方案:一是邀请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做专题讲座(分享青年涉政治安全的典型案例),二是引导学生分析 自己身边的意识形态风险”(如网络谣言、错误言论)。

3)教学资源整合分享资源类型:包括纪录片(《国安天下宁》《香港国安法实录》)、政策文件(《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》中“政治安全” 章节)、权威解读(人民日报评论《维护政治安全是头等大事》)、案例汇编(《危害政治安全典型案例分析》);资源应用建议:讲解“意识形态安全”时,播放《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》短视频;讲解“法治保障”时,结合《香港国安法》实施前后香港社会的变化图片对比。

五、会议总结

主持人总结本次备课成果,提出三项落实要求:每位教师需结合讨论内容,在1周内完成个人教学方案修订,突出“案例化、互动化”,避免理论说教;下次教研活动开展“政治安全教学片段展示”,每位教师展示10分钟教学内容,共同打磨教学细节;加强与地方国家安全机关的联系,争取引入“校外国家安全辅导员”,丰富教学资源,提升教学的专业性与实践性。

CopyRight © 2016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   蜀ICP备14005914号-1 技术支持晴美互动